248921363_4520312281359587_2242433716100844477_n

 

【孩子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,還會願意跟我說】

 

我在對話時,有個大原則,孩子回到家分享的事,只要是『他講了,我們才會知道;不講,我們完全不會知道』的內容,絕對沒有罵他、念他、吼他或處罰他..等這些負面感受的行為。

 

--

 

曾經,我問過一位國二的男生,他說他回到家是很少跟爸媽聊天與分享的。我問原因,他說:「很多事情我都講過啦,但是我講了之後,被罵、被念、被處罰啦!幹嘛又要再講第二遍,再被罵、再被念、再被處罰呢?!」

 

每個人天生皆有『趨吉避凶』的本能,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,越來越能學習到該如何保護自己,避免遭遇危險。

 

在我的新書«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»有提及『大腦的可塑性』。大概的意思是,人會把當下的行為與內心的此刻感受做出連結,然後,在大腦中產生新的迴路,而不常使用的迴路就會被修剪掉。也就是說:「與負向感受連結的行為,孩子會排斥;與正向感受連結的行為,孩子會嚮往。」

 

比如說,我們把跑步當作一種處罰,孩子跑的當下,會與被處罰時的負向感受,像是,委屈、難過連結在一起,成為了腦中一條新的迴路,於是,這個孩子往後可能會討厭跑步。

 

但是,如果孩子的跑步是與朋友追逐的快樂、是競賽成就的滿足,他往後可能會更加的喜歡跑步。

 

--

 

如果孩子分享了,他在學校捉弄同學,結果被老師責備的事情。結果,我們因為著急與擔心,立刻施以處罰,罰他晚上不准看電視。

 

我們的本意,是希望透過罰責來讓孩子謹記這次的教訓,然後下次改進。可惜的是,孩子在被處罰時的生氣、委屈等的『負面感受』,會與『分享學校事情』的行為做成連結,漸漸地,他便會排斥分享在學校的類似事情。

 

通常,最明顯的徵兆,是「報喜不報憂」。跟爸媽只講好的事,不好的事,已經開始不會主動說了,都要問了才講,甚至是不講。

 

--

所以,我們要做的,把『分享學校事情』的行為與孩子的『正向感受』做成連結。

 

只是,假設孩子分享的事情,是不好的事呢?!像是,被老師罵、跟同學有糾紛、在學校闖禍了…等,該怎麼做呢?

 

- 表達關心: 「你跟同學在學校吵架囉?!現在還在生氣嗎?」「老師處罰你整個下午不能下課,你的心情還好嗎?」

 

- 好奇提問:「你很少會這麼生氣耶,是什麼原因讓你忍不住推了同學呢?」、「老師講了什麼,讓你認為是可以開口插話的呢?」

 

- 客觀指正:「我能明白你很生氣,只是,你一生氣就推同學,也是有可能讓對方受傷的喔。」

 

- 提供協助:「有需要媽媽幫你什麼忙嗎?」、「你認為下一次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呢?」

 

- 正向回饋:「兒子,我很開心,謝謝你願意與我分享這件事。」

 

讓孩子認為,分享了在學校發生不好的事情給我們知道,是安心的、輕鬆的、平靜的,他才會在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,還是會願意跟我們說喔。

 

----

澤爸的親子教養著作


→《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》(2021出版)

→《世界愈快.對孩子說話要愈慢
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
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

----
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

 


arrow
arrow

    mewe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