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9847164_4621976807859800_5606462356553575410_n

 

【風箏想要飛了,我們準備好放手了嗎?】

 

澤澤升了國中後,有著許多想要嘗試『獨立』的行徑。

 

假日與同學約好外出,刻意想要自己到集合點,即便由我們載去是比較快。準備段考時,有了凌晨才睡的準備,我們擔心他隔天的精神,希望能早點睡,他依然堅持。他對於我們替他買的衣服,有著不同的想法,開始有了主動提及想要買什麼類型的穿搭。

 

臉書上,偶而會跳出回顧的照片,看著幾年前,還黏著爸媽、依賴我們的孩子,如今,已經想要掙脫附在身上的繩索,嘗試掌控屬於自己的事情。

 

--

 

還記得,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,叫做『讓孩子依賴的時光,只有現在』。當時,還有少數的網友寫道「要強迫讓孩子獨立,不要依賴到了最後變媽寶」等,之類的留言。

 

孩子會變成爸寶/媽寶,不是孩子不想長大,而是爸媽不讓孩子長大。即便在過程中,孩子有抗議、有抗爭,但是,爸媽依然選擇視而不見,最終孩子只好退讓。所以,當我看到了兒子有了想要長大、邁向獨立的訊號出現時,該做的事情,一定是要『放手』,不能再硬拉著他。

 

--

 

當然,在孩子成年之前,並不是完全的放開,而是要像放風箏一般,『飛順了,鬆開;亂流了,拉緊』。

 

在我的書«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»裡,有說道:「爸媽必須要對孩子提供一條“有限制的自由”。這條底線,是爸媽絕不能退讓,要堅持的那條線。也因為有這條底線的存在,孩子會感到穩定與安全。」

 

所以,當我明確的感受到,兒子認為這件事情要由他決定,不希望爸媽的介入時。我會給予兒子信任與相信的感受,同時,會提醒他應該要注意的界線。

 

「你等一下跟同學有約,有要怎麼過去嗎?」

「你要自己去或是由我們載,都可以喔,你想好了,再跟我說就好,爸爸都沒有問題。」

「如果是自己去的話,要注意安全喔。然後,記得在我們講好的時間點回到家。」

 

--

 

孩子最終要邁向獨立,而爸媽的存在,是為了協助孩子做好獨立的準備。

 

風箏總有一天要去飛翔,看著他遠去,會有一點不捨。只要想到,他不需要我們拉著,就可以飛得很好,這也可謂是一種幸福吧。

 

----

澤爸的親子教養著作


→《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》(2021出版)

→《世界愈快.對孩子說話要愈慢
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
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

----
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

 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wewei 的頭像
    mewewei

    澤爸:親職教育講師

    mewe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