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0595706_3929055803818574_4312775852776111356_n.jpg

 

有位爸爸問我:「小班的兒子在學校都表現的很好,但是一回到家就好像在發洩壓力,會亂發脾氣,像昨天一生氣,把書櫃上的書全部翻下來。」

 

「孩子跟我們一樣,懂得區分外人與自己人,如同我們待公司與在家是不同的面相。所以,有些孩子會在學校壓抑情緒,回家釋放,也是正常的。」我接著問:「他發完脾氣後,有問他怎麼了嗎?」

「有,但是問不出來。」爸爸回。

「首先,孩子用破壞物品的方式來宣洩情緒,我們還是要制止。抓住他的手說:”怎麼了?爸爸感覺你好生氣。生氣了,可以跟爸爸講,而不是這樣把書都翻下來。”然後,我們可以讓他生氣,但是,他翻下來的書,最後要要求他歸位。」

「這個我知道。」這位爸爸說。

「等他的情緒穩定了,我們再來試著跟他對話。」

 

我邀請爸爸扮演他的兒子,而我扮演爸爸,試試看,能不能問出什麼原因。

 

「兒子,你剛剛一回家就好生氣喔?」

「嗯。」

「怎麼了嗎?是在學校有不開心嗎?」

「不知道。」爸爸扮演的孩子,先想了一想。

「你在學校,有胸口悶悶的、皺著眉頭、有著我不喜歡這樣...等,這樣的感受呢?」我猜想三歲的孩子,對於感受性的情緒詞彙認識不多,試著用身體的感受來喚起記憶。

「忘記了。」

「忘記的意思是,你有這樣的感受,但是忘記什麼時候有了,是嗎?」

「好像是。」

「如果有的話,你記得是誰讓你有這樣的感受呢?是老師?還是同學呢?」我採取有範圍的選擇題,引導他思考。

「是同學。」

「是A同學?還是B同學?這兩個你比較常提到的同學呢,或者是其他的同學嗎?」

「是A同學。」

「你跟A同學發生什麼事,讓你有不舒服的感受呢?」

「我想要跟他玩,但是他說不要。」

 

當然,以上只是個模擬對話,讓這位爸爸知道方法回家去試著詢問孩子,探索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事情,導致回到家的情緒爆炸。

 

「兒子,謝謝你告訴我,原來你跟同學發生這樣的事啊,難怪你的心情不好了。」我繼續說:「你可以不開心,但是不能夠一生氣就把書通通翻出來喔。不開心了,你都可以跟爸爸說,爸爸很願意聽你的抱怨。如果還是很不開心,我們一起去做些開心的事,來抒發心情,好嗎?」

 

家裡是放鬆的地方,但不是肆意發洩情緒的出口。當孩子在外有了情緒,我們關心他、陪伴他,挖掘他情緒背後的原因,再引導他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與抒發情緒。讓他知道,『家人更應該要好好說』。

 

#親子對話

 

----

澤爸的書
→《世界愈快.對孩子說話要愈慢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

----
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

 


 

arrow
arrow

    mewe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