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6039740_4571994569524691_6648616326838968606_n

 

【我們可以對孩子做“適度”的體罰嗎?】

 

記得,我有一篇文章提到自己在教養孩子上,有八個不要:「不打、不罵、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威脅、不恐嚇、不利誘、不條件交換」。結果,在底下有人留言道:「我覺得還是要對孩子做出“適度”的體罰。」然後,有其他人跟著留言「對啊,不打孩子,他根本就不會怕。」、「我們小的時候也有被打啊,長大後又沒有怎麼樣。」

 

如果是在完全理智的情況下,可能是有機會,在教養的前提下,對孩子做出“適度”的體罰。

 

但是,如果有一個不確定因素加進來,就是…….『情緒』,我們有把握每次都能做到剛剛好的適度嗎?有沒有”失控”的可能呢?

 

孩子可能會故意、會一犯再犯、會出言不遜、會回嘴頂嘴。此時,應對孩子的我們,「情緒」肯定會在內心當中湧出。

 

--

 

『情緒』是個很微妙的組成,它會囤積、會壓抑、會隱忍,也有可能會瞬間大爆炸。

 

況且,『情緒』是與『行為』是互相連動的。當我們的情緒火山,突然往上衝的瞬間,我們是否可以保證,被情緒所牽引的『行為』,依然可以做出適度的力道呢?

 

我不敢保證,我也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。為了不要讓那個會後悔的『萬一』發生,我寧願從最根本的念頭開始,告訴自己,「我不要對孩子體罰,一次都不要。」

 

--

 

在我的新書«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»有寫道:

 

『我們的力量比孩子大,是用來保護他們的;我們的塊頭比孩子壯,是提供安全感給他們的;我們握有的權比孩子多,是教養他們成為更好的人;而不是拿來威脅或恐嚇孩子,讓他們感到恐懼與害怕的。』

 

即便是稍具理智的情況下,體罰的管教方式,依然跳脫不了「恐懼」與「害怕」的權威。

 

孩子是我們最愛的寶貝,他的確也是個會犯錯的人。孩子犯錯了,我們當然是要教他的,但不是把情緒宣洩在他的身上。不打他,不等於是要寵溺他。而是,我想要用愛他的方式來教他。有太多太多除了體罰的方法,是可以來教養孩子的。只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去學習與使用而已。

 

----

澤爸的親子教養著作


→《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》(2021出版)

→《世界愈快.對孩子說話要愈慢
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
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

----
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

 


arrow
arrow

    mewe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