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們都渴望在他人眼中是獨特的,即便是會被罵的行為,也是可以的】
有位媽媽私訊問我,她的孩子會在上課時,不時地打擾班上秩序。一直被老師告知,也讓這位媽媽很困擾。但是,她罵也罵過了,獎勵也試過了,都是無用,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?!
大致詢問了一下細節,通常發生的事情是,她的孩子會打斷老師說話,惹全班哄堂大笑。
--
阿德勒心理學有說過:「人所有的行為,最終在追求,認同感、價值感與歸屬感。」
認同感:被肯定、被認可,感到自信,是有能力的。
價值感:有貢獻、有存在的意義。
歸屬感:與他人有連結、具有一席之地。
—
然而,當一個孩子,如果在學校的環境裡,並沒有在普遍認為的”好行為”中獲得肯定,像是:成績優異、得獎奪牌、特別專才(體育、比賽)..等。他會迷惘、會失落。
迷惘與失落的原因,因為沒有一個人會希望自己是無能的、在他人眼中是被忽視的、彷彿拿不出任何東西來獲得關注的。
當一個渴望被關注的孩子,最快的方式是什麼呢?畢竟,不管是成績、得獎、比賽,都很依賴時間的累積與能力的培養,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的。最快的方式,當然就是用”不好的行為”來獲得關注,即便會被罵,也是可以接受的。
—
後來,我請這位媽媽去跟孩子小小的對話,探索一下是否如此。從媽媽的回應得知,問孩子,當打斷老師說話,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時,他的感受是什麼?
孩子回答:「開心。」開心全班同學跟他站在同一陣線的感覺,有點驕傲,彷彿在帶領全班。
問他:「被老師罵會在意嗎?」孩子說:「沒差啊。罵一罵,還好啦。」
—
這個孩子在哪裡迷惘與失落了,這可能要透過更深的對話來去探索。我只有給這位媽媽一些方向與建議。
•》 先以正向解讀來與孩子談談他的行為,像是,具有領導力,擁有幽默感,具備影響力。
•》 從老師的感受來切入,試著讓孩子來想想老師上課被打斷,還要額外來管理秩序的心情。
•》與孩子討論,這些特質是否可以用在其他的地方或時段,像是:班際比賽的整合、下課的時候。
•》請爸媽多關注在孩子”好的行為”上。不一定是名列前茅、得獎奪牌。只要他有努力了、有比以往進步了、有願意調整了、有想要改變了,都可以給予肯定與鼓勵哦。
----
澤爸的親子教養著作
→《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》(2021出版)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》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》
----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