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幾次到高中演講的機會,發現到,許多親子之間的關係 ,開始呈現兩極化的走向。不是關係很好,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會聊的;不然就是,極少的對話與相處,甚至是一見面就起衝突。顯示,親子的相處的確需要長期的累積與培養。
不過,家有青少年的家長,還是不免會因為擔心(或者也可以說是害怕)孩子有情緒,而選擇算了,不想跟孩子吵,維持家庭的和樂為優先。
然而,隱忍多次的情況下,很容易在囤積到火山口處時,一次大爆炸,反倒吵得更大。
—
在孩子成年之前,我們就是有管教的義務,但是又必須要維繫著親子的關係。
我通常都會在演講時,跟家長們建議,以下這10句話,需要從小練習跟孩子說喔。
1. 謝謝你跟我分享這件事,我好喜歡跟你聊天喔。
2. 不管你的成績/表現如何 ,我永遠愛你。
3. 無論如何,你都是我驕傲的孩子。
4. 這件事的確是爸爸的不對,我要跟你道歉。
5. 你願意主動來道歉,爸爸感到很欣慰,你真的很棒,爸爸不生氣了。
6. 我明白你想要,但是,我也跟你說明原因了,真的沒有辦法(該拒絕就要堅定的拒絕)。
7. 關於這件事,你覺得怎麼辦呢?(讓孩子思考如何負起責任)
8. 我知道你會擔心,但我更相信你可以的。
9. 你還好嗎?怎麼了?有想要跟我說嗎?如果不想說,也沒關係,爸爸要讓你知道,只要你想要說,我都會陪在你身旁的。
10. 來,想想我們可以一起做什麼?(討論家人共同的活動)
關係的拉近,靠的不是血緣或姓氏,而是在互動時的正向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