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對話,要先關心人的感受】
有天在晚餐時,兒子說:「妹妹最會打斷人講話了,而且,我正在講的時候,妹妹一插話,爸爸很多次都轉為聽妹妹講話,就不理我了。」
頓時被點到名的我,老實說,心情上是有些尷尬,也有點不知所措。我的內心冒出了許多反抗的解釋言語,「我哪有這樣?!」、「是你想太多了啦。」、「沒有吧!一定是你誤會了。」但是我沒有這樣說。
「是喔,你的印象中,爸爸有這樣啊?」我先稍稍停頓了幾秒鐘,整理了心情,再穩定地回他。
「有阿。」
「你記得是哪一次嗎?」
「嗯…….暫時想不起來,反正我記得有好幾次。」
「想不起來沒關係,爸爸想問你的是,你當下有很在意嗎?」
「有一點點啦,話直接被搶走的感覺不是很好。」
「的確。兒子,爸爸想跟你說的是,我很在乎你所講的話,如果讓你有不好的感受,是爸爸的疏忽,我之後一定會注意的。」
「好。」
「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,這樣我才能知道,並且有機會可以調整。」拍了拍他,結束了這次的對話。
--
引用我的新書«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»裡的一段話:
『應答孩子的話,試著把焦點放在「人」的身上,表達出,關心、理解、好奇的平等姿態。而這些感受會讓對方感到安心、放心,認為你懂我、理解我,願意站在我的角度來看待所討論的事情。如此,傳達出,“比起解釋,我更在乎的是你的感受”。』
很珍惜每次孩子與我說出內心話的時刻,當然,往後我也自己更加地留意。當兒子跟我說話時,如果女兒插嘴了,我都會說:「妹妹,等一下喔,我正在聽哥哥說話,等哥哥講完了,我再聽妳說。」
這樣做了幾次,兒子突然自己跟我說:「爸爸真的是個很棒的大人。」
「什麼意思?」我問。
「把我們小孩子的話聽進去,並且是會調整的。就像我說妹妹打斷人講話的事情。」
至於,我後來又問他「這句話的意思,是你有遭遇過其他的大人是不太把小孩話聽進去的,有嗎?」
這….又是另一段對話了。
----
澤爸的親子教養著作
→《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》(2021出版)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》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》
----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