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早清晨,還不想起床的我,依然被充飽電力的澤澤跟花寶給吵醒。澤澤用相當有元氣的聲音問我:「爸爸,我可以去玩樂高嘛?」我很努力的撐開眼睛,點了點頭,彷彿內功全失的武林高手,有氣無力的回答:「好~你去開燈,在床下旁邊玩吧。」當我氣力放盡,再度闔上雙眼的那一刻,只見哥哥帶著妹妹往床下跳去。接著~我就不醒人事了。

「花~~寶~~,你幹什麼打我?????????」

我恍神之中聽到了澤澤的怒吼,立即醒了一半,一個起身,就看到滿臉怒氣的澤澤,雙手緊握拳頭,狠狠地瞪著一旁無辜的花寶。

由於澤澤跟花寶發生衝突時,我都在睡覺,於是以「如沒看到事情發生的經過,只要同理跟傾聽即可」的準則開始詢問兩人。
 
我先問澤澤:「你看起來非常生氣耶,剛剛發生什麼事阿??」澤澤還是很生氣地瞪著花寶說:「花寶她剛剛亂打我。」我轉了頭,和顏悅色地對著花寶問:「妳剛剛有打哥哥嗎?」
 
為什麼要和顏悅色呢,因為我深深的知道「大人的反應,決定了孩子在你面前會怎麼講」。大人的反應越激烈,孩子就會開始想說不是闖禍了,就會找方法明哲保身,畢竟這是人之常情嘛!所以,爸媽越希望孩子跟我們講實話,反應就要越平和。
 
花寶看了看我,不敢回答的模樣,我一樣很平和的說:「沒關係,有就是有,沒有就是沒有,只要跟爸爸說對的事情就好。」花寶點了點頭,很小聲的說:「有......!」我問:「嗯~謝謝妳告訴我,那為什麼要打哥哥呢?」澤澤在一旁很大聲的搶先回答:「因為她要玩我的樂高,我不借她,她就生氣亂打我。」我再問花寶:「花寶~是這樣的嗎?」花寶又點了點頭。
 
我繼續跟花寶說:「如果妳想要跟哥哥借,還有很多種方法阿,妳可以拿其它的玩具來交換,或是等哥哥不玩了再跟哥哥借,知道嗎?」花寶:「嗯~知道。」我:「但是~就是不可以打人、踢人喔,妳打哥哥,哥哥會好痛好痛呢!昨天哥哥都幫妳拿東西,也有借妳玩具玩,哥哥對妳超好的,所以都要跟哥哥好好講,不要讓哥哥痛喔。」
 
我們與跟孩子講道理的時候,要秉持著不要只是在批評孩子的行為,要講雙方與他人的感受跟建立彼此的情感。畢竟,我們的目標是引導孩子們繼續開心地玩在一起。
 
花寶:「好。」我接著說:「那妳要跟哥哥說什麼呢?」花寶轉身跟澤澤說:「哥哥對不起。」但是澤澤依然很生氣的說:「我不要原諒妳!!!」花寶對著我哭喪著臉說:「哥哥說不要原諒我~」一付就快要哭的模樣。我抱了抱花寶,說:「因為妳剛剛打哥哥,讓哥哥好痛啊,所以哥哥現在還在生氣。那等哥哥不生氣了,妳再去跟哥哥說說看好不好。」
 
孩子還在生氣的當下,用不著逼迫孩子一定要原諒對方。「你怎麼這麼小氣?」、「妹妹都已經道歉了,你要有哥哥的樣子啊!」、「幹嘛這麼愛生氣?!」,無論是有意、無意還是開玩笑,這些話請都先吞回肚子裡,你再希望孩子有個寬容的心,也都請等到孩子的情緒發洩完了再說。
 
後來,兩人各自玩了一會兒,我都忘記這個爭執的時候。沒想到,花寶居然自己突然地問起了哥哥:「哥哥~你還在生氣嗎? 可以原諒我嗎?」哥哥低著頭,玩著他的玩具,一付很大器地模樣跟妹妹說:「早就沒在生氣啦,來~玩具借你。」邊說邊把玩具往花寶那遞了過去。花寶拿了玩具,超級開心的跟我說:「爸爸,哥哥原諒我了喔,而且還借我玩具喔。」說完,兩兄妹又玩在一起了。
 
當孩子們之間發生爭執跟衝突了,我們要以協助者的角色引導孩子們繼續玩在一起,而非用監督者的角色一定要找出誰對誰錯。不用太過於介入孩子之間的糾紛,並且相信著他們會有自己的處理方式。
 
即使這個兄妹爭吵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,有時候是哥哥搶妹妹的東西,有時候是妹妹打了哥哥。其實,這也是兄妹倆聯繫情感的方式之一呢。可能~最需要放下怒氣的,是爸爸媽媽喔!!
 
--
 
 
00 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ewe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