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天,兒子來跟我說:「爸,有一件事情我要跟你說。就是,我會在同學面前講你們不好的話。」我問了細節。原來是因為,他在跟同學聊天時候,時常會脫口而出有些話,讓同學覺得他是異類。
大家在聊班上的事情,我兒:「對啊,我爸說…..。」同學驚訝:「你幹嘛跟你爸講啊。」
討論假日要去哪裡,我兒:「我回去問我爸媽。」同學笑他:「這還要問爸媽喔!」
閒聊假日在幹嘛時,我兒:「我跟我爸媽一起…」同學不解:「跟爸媽在一起不會很煩嘛!」
—
兒子突然發現的,很多同學已經不太跟自己的爸媽分享學校的事了,有交集的話題少之又少。不管是平日或假日,互動的時間簡直屈指可數。他跟我們的關係,在班上可以說是少數。
他不想跟同學不一樣,他想要融於團體裡。於是,跟同學的聊天中,自動刪減與爸媽的互動話題,還刻意加入一些一起抱怨爸媽的內容,顯得他沒有跟大家不一樣。但是,他覺得很不對勁、很疑惑,於是跑來跟我說。
—
「你是怎麼想的呢?!」我聽完,沒有說什麼,反而是先問他。
「不知道,就覺得哪裡怪怪的。」兒子說。
「你喜歡跟我們現在的相處模式嗎?」
「喜歡啊。」
「只是,你認為喜歡的事,在同學面前講了,卻會被認為自己是特別的,是嗎?」
「嗯。」
青春期的孩子,從家庭認同,逐漸地轉往同儕認同,不喜愛成為團體中特殊的存在,兒子會有這樣的困惑,也是正常的。
我只有跟他說:「爸媽跟你的關係好,是我們家的事,如果你不想跟同學們提到,當然沒有問題,我們自己知道就可以了。」接著說:「如果你想跟同學抱怨我跟媽媽,只要是真實的事情,爸爸也是沒有意見的喔,你就抱怨吧,不要為了刻意融入而編了假話就好。」
—
後來,我們對話談了很多,記得我問他一句:
「你認為同學是渴望跟爸媽有好的關係嗎?」
「應該是有的。」兒子回。
「怎麼說?」
「有一次,我們幾個人被老師罵了,放學在走到校門口時,有同學嘆口氣說”唉~過了老師這關,最麻煩的是回家還要過爸媽這一關”。結果,另一個人指著我說:”不會啊,澤澤他爸媽都不會怎麼樣,他們幾乎無話不說。”其他人一起說:”吼~真好喔。”」
雖然,我們跟兒子的好關係,讓他產生了疑惑。但是,他連跟同學講了我不好的話,這樣的事情都會和我說,真的覺得超棒的,不是嘛!
----
澤爸的親子教養著作
→《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》(2021出版)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》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》
----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