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6345929_4255172634540221_9163268204030477853_n

 

有位媽媽在講座時問我,她國中的兒子很在意班際比賽,但是,每看到同學懶散的模樣就很生氣,還會去嗆他們:「你們很奇怪耶!」,可是都被同學反嗆:「關你什麼事,要練你自己練啦。」。她兒子氣到想要退出,媽媽很著急,問我該怎麼辦?

 

我先詢問媽媽平時是如何處理的? 媽媽說她以往的方式是,叫孩子忽略:「不要理他們、別人的事你幹嘛管這麼多,你就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好啦。」

 

「這樣的回應,對孩子有幫助嗎?」我問。

「沒有,他每天更生氣。」媽媽無奈地說。

 

--

 

我邀請這位媽媽,進行模擬示範,她扮演兒子,而我扮演她。於是,有著以下的對話。

 

「兒子,今天的練習還好嗎?」我來扮演媽媽,假裝兒子剛下課回到家。

「不好。」媽媽扮演孩子,回我。

「是喔,怎麼了?發生什麼事啦,感覺你挺生氣的。」我說。

「班際比賽是全班的事情,真是搞不懂,為什麼其他人的一副愛練不練的樣子。」兒子有些氣憤。

「所以,你有在氣他們不練習嗎?」

「還有啊,我要他們練習,他們還嗆我。」

「你是怎麼跟他們說的呢?」

「我說: “你們很奇怪耶,不會一起來練習喔”。」

「他們怎麼嗆你的呢?」

「他們說: “要練自己練,幹嘛管我們”,這類的。」

「你聽到很生氣囉?」我先以情緒為出發點。

「對。」

「你這麼想贏,看到同學都是這樣,當然會生氣,媽媽明白。不過,我發現到,你很有榮譽信用耶,你怎麼這麼棒啊?」我看到了他在這件事情上的特點,並且給予正向肯定。這位媽媽聽到這句話,有愣住的模樣。

「因為,這個競賽是我有興趣的,我不想要輸。」

「如果你不想要輸,但是,這又是班際比賽,需要同學一起努力。而你剛剛是用刺激他們的話,但是卻沒有用的感覺,你想不想換另一個方式啊?」我並沒有要他不要理會同學,而是陪著一同想辦法討論,該怎麼做?

「我要怎麼做?」

「媽媽也不知道,媽媽只覺得,如果這招對同學沒用,或許換另一個方法看能不能提高他們的意願。而媽媽不是專業的,或許,你要不要請教體育老師或班導師,請他們陪你一同想辦法呢」

「好,那麼,我想要先跟體育老師道歉。」

「喔,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要道歉啊?」意外地發現到了另一個事件,依然帶著好奇的心來了解。

「因為我們班上的練習狀況,老師有點想要放棄我們班了。」

「喔,你想要替你們班去跟老師道歉啊?」我重複他說的話來核對意思。

「對呀。」

「不練習的是其他同學,你怎麼會想要去道歉呢?」

「因為,我覺得帶領班上去比賽,自己是有點責任的。」

「媽媽覺得,你真的是一個負責任又有領導力的人耶。如果你想要這麼做,媽媽支持你。那麼,你知道該怎麼去跟教練說嗎?」

「不知道,而且,我有點害怕。」

「不知道沒關係,會害怕也很正常,因為這是我們不常做的事情。媽媽可以陪著你一起練習,好嗎?」

「好。」

「我們先一起練習,看看怎麼跟教練說,然後,你再跟教練提出班上的狀況,請教練給予建議,怎麼做來提升班上同學的練習動機,怎麼樣呢?」我說。

「好。」

 

--

 

我詢問媽媽對話完的感受是什麼?這位媽媽說,如果我是孩子,有感覺到媽媽是我的夥伴,是懂我、理解我,並且是陪著我一同來面對這件事情的人。

 

而且,很神奇的是,生氣的感覺緩和了許多。

 

叫孩子「不要理他們」,對於他在學校發生的任何事,如果是在意的,這句話是絕對無效的,特別是人際關係上的紛爭。

 

唯有先試著理解他的情緒,帶著關心與尊重的心,他才會願意把心中的所有想法講出來,我們也才會有一同討論的機會喔。

 

----

澤爸的親子教養著作


→《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》(2021出版)

→《世界愈快.對孩子說話要愈慢
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
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

----
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

 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wewei 的頭像
    mewewei

    澤爸:親職教育講師

    mewe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