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子離上一次打預防針 好像已經有一年之久
這中間隨著兒子的長大 對於某些"未知"的事件或物件
在心中產生了"害怕"與"恐懼"的心理因素
1~4歲的孩子 短短幾年間 嘗試許多生命第一次的體驗 例如忌妒、憤怒、恐懼.....等
有時候 他們對於這種的情緒 也會不知所措 或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
那爸媽就需要從旁協助孩子去適當的面對這種情緒及壓力
而不是以大人的角度 只是去訓斥孩子
兒子大約兩歲半到三歲的時候 我就有發現他會對於"可能會"或是"將要"發生的事情會產生聯想
例如:
在遊樂園看表演 看到台上的小丑選台下的小孩上台表演
兒子看到了 開始聯想到他有可能會被選到然後上台 於是極力要求他要離開
即使先前他覺得表演很好玩
例如:
先前有去醫院檢查過敏而要去抽血
沒抽過血的兒子 對於這個未知的事件 相當低害怕
開始抗拒 要離開 到了抽血站 伸長了脖子一直看跟問著前一位在做甚麼
因為他已經想到當他坐在那邊的模樣了
在媽媽的安撫與獎勵下 還是抽血成功
那現在要講的是打預防針
在一個月前就了掛號 也在同時告訴兒子 何時就要去打預防針喔
於是兒子在這中間 每隔幾天 就會跟我們說"我不要打預防針。"
真的是這樣喔~有時候還會講一講話的中間 突然跟我們說"我不要打預防針"
然後每次我們對兒子的回應是"一定要去打預防針"的時候
兒子就會開始說"我不想"、"還有多久"、"會痛" 就開始哭了 久久不能自己
我跟老婆就會不斷低安慰他、鼓勵他
我甚至還跟兒子說了"抗體超人"的故事
故事內容的大綱是
細菌蟲蟲到處都是 在身體外面的必須要靠泡泡戰士來對付
那不小心吃進身體裡面的呢? 該怎麼辦? 又不能把泡泡戰士給吃到肚子裡
就需要泡泡戰士的好朋友-->抗體超人來幫忙囉
那抗體超人需要用打預防針的方式才能進到身體裡面去
這樣~~泡泡戰士跟抗體超人 裡外夾擊 一起殺光細菌蟲蟲阿~~~~~
講了抗體超人的故事 讓兒子不怕預防針這個東西了
但是兒子面對"打預防針"這件事情還是好害怕~好害怕
因為他還是怕"打針"的痛
我跟老婆就只要每次兒子一害怕 就會鼓勵他跟安慰他
還講明只要打預防針完了 就給兒子獎勵-買棒棒糖跟養樂多
也要兒子多想"打完預防針後的獎勵" 而非一直在想"打預防針"的當下
看照片就知道兒子相當的害怕打預防針吧
還要求要坐在媽媽的腿上
要媽媽抱著才願意打預防針
滿眼恐懼的看著針頭
最後兒子很勇敢的打了預防針
當然是有哭~不過看的出來先前的獎勵跟鼓舞是有用的
兒子超棒~~~
也很開心的離開醫院 一起去買棒棒糖跟養樂多囉~
P.S詢問過在當心理師的學弟妹,對於小孩子這種恐慌跟懼怕是正常的,最重要的是在安慰之下有成功的。而小孩也會隨著成功經驗的累積,而越來越不怕也越來越勇敢喔!!!
P.S 當兒子很害怕的問說要打幾針時,得知了他只要打一個預防針,而小花寶要打2針後,兒子的嘴角有微微上揚的模樣。
P.S 當兒子打完預防針後,又得知小花寶下次要打3針,而他不用打後,很開心低笑著跟小花寶說"你下次要三次預防針喔。"還不止說一次,回到家了還在興高采烈的講~居然在那幸災樂禍,不知道之前是誰怕的要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