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年輕過,也了解從國中到高中開始,渴望同儕的陪伴遠大於爸媽的照顧。
那個每當你回家就會跳上來要爸爸抱抱的孩子,長大後將會不斷低跟你衝撞。
那個期待你帶他去兒童樂園玩的小寶貝,開始寧願跟同學去幹些無聊事,也不要跟爸媽出去。
請面對現實,爸媽跟孩子之間的保存期限其實是有年限的。
孩子們,不會永遠待在爸媽身邊的。
親子教養作家汪培珽說這個保存期限是孩子5歲~15歲這10年的時光,
(著作: 父母的保存期限,只有10年)
我的想法差不多,不過我覺得是從出生之後(0~15歲,出生到上高中為止),
這個保存期限其實已經再開始倒數了。
滴答滴答滴答
時間過的很快的,
每天為了生活而忙忙碌碌,
掌握家中生活經濟大權的爸爸們,真的是特別的辛苦。
忙碌的上班族爸爸們這樣一定會這樣想: 我要趁現在好好的拼一下賺大錢,這樣才可以給家人好的生活。
或是也可能會這樣想: 帶小孩是女人的事情,男人就是要在外打拼阿!!
"賺錢"似乎變成爸爸們與孩子們疏遠的合理藉口。
努力賺錢的目的是甚麼?
努力賺錢的目的是要給家人更好的物質生活,
努力賺錢最後的目標是可以達到財富自由,
等到財富自由之後 就可以悠閒低好好的陪伴著老婆跟孩子了。
所以說~努力賺錢的目的,是為了將來可以好好悠閒低陪伴老婆跟孩子們!!!!!!!!
那.......為甚麼不現在就好好的陪伴家人呢?
為何還要繞這麼大一圈,才要去達到現在就可以做到的目的呢??
喔~~我知道了 有兩個主要原因 1."不用工作的財富自由" 2."物質生活"
1. 不用工作的財富自由
你覺得財富自由後,就會再家裡陪小孩嗎??
忙碌慣的你,一定又會找別的事情去塞滿你的時間,
所以不要跟孩子說"等爸爸賺夠錢了,我就可以好好陪你們了"
錢是永遠都賺不夠的!
還有,一直這樣跟孩子說,孩子大了就不相信你了
另外,你要花多少時間去達到財富自由?8年?10年?15年?
等到你財富自由了,孩子都上高中、大學了
等你想要享受天倫之樂時 ,孩子早就要長開翅膀要去飛翔了。
還是你要硬把他們的翅膀綁住,硬拉在自己身邊
去享受那個孩子永遠長不大,本末倒置的天倫之樂呢?
2. 物質生活
請問物質生活是你要給小孩的?還是小孩要的??
買超級貴的玩具? 是你決定買的?還是孩子決定買的?
吃超級貴的餐廳? 是你決定要去吃的?還是孩子決定要去吃的?
讀超級好的私立學校? 是你決定讓孩子去念的?還是孩子自己想去念的?
這些所謂"好的物質生活"的決定 都是父母硬要給小孩的
然後在去怪在小孩身上說"養小孩好貴喔~~~"
或許你會怪到大環境、怪到社會、怪到物價、怪所有會讓你比較的一切事物
這其實都是爸媽自己在比較而已!!!!!
你有問過4~6歲的孩子,他們要的是這些"爸媽覺得好的物質"嗎??
其實,孩子們要的,只要爸爸媽媽能夠在旁邊陪他們就好了!!
有爸爸媽媽在旁邊,去公園玩免費的沙子,都會覺得很好玩。
有爸爸媽媽在旁邊,去玩具反斗城玩免費的玩具樣品都會覺得很開心。
有爸爸媽媽在旁邊,路邊攤都會覺得好美味。
我們上班族爸爸們,為了工作、賺錢,長時間不在家。
孩子從出生,到會發出"八八八、嘛嘛嘛"的聲音,
再來會翻、會爬、長牙、開始扶著東西走路,一直到自己晃來晃去的行走。
1歲半開始會講出一些有意義的單字,甚至連音字。
3~4歲上幼稚園後,開始面臨一些群體生活的適應問題。
這每一個時段,都彌足珍貴,真的是過去了就沒了。
等你一回頭,錢再多都追不回來的。
我們這些上班族爸爸們,
或許陪伴著小孩,會犧牲一些東西,
犧牲自己的時間,犧牲跟老婆兩人相處的時光,犧牲自己的興趣或嗜好,
犧牲跟朋友之間的聯繫,犧牲生小孩前你能做的所有事。
但是有了這些犧牲,相信我,孩子帶給你的快樂,絕對是遠遠低超過你的犧牲。
看到孩子在每一個階段的成長,
看到孩子在你的呵護叮嚀下有了規範,
看到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,
看到孩子自己跨出每一步的背影,
看到孩子把每一天的小事,在洗澡的時候很開心的跟你分享,
看到孩子不小心跌倒了,哭哭著要你幫他秀秀,
看到孩子第一天不穿尿布,自己練習上廁所大成功,
看到孩子自己捧著碗拿著湯匙,第一次把飯吃光光,即使飯粒掉滿地,
看到孩子自己第一次很勇敢的一個人睡覺,
看到孩子進到教室裡,頭也不回的跟你說聲:掰掰,即使這只是他第二次上課,
看到孩子會躲在樓梯間嚇你,大笑說:我再跟你玩啦,
看到孩子驕傲著說著他今天幫了誰的忙,即使大人覺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
看到孩子認真上著課,看著老師的神情,
看到孩子跟你拍照時古靈精怪的表情,
看到孩子第一次有了忌妒、生氣、分享、羨慕等等情緒,
看到孩子..........
有了孩子,有著太多太多的第一次,太多太多無以取代的回憶。
每一個小孩都一樣,無論是第一個還是第二個。
錢,再賺就有了;時間,擠一下就有了。
與孩子保存期限的共同回憶,過了就沒了。
當然,維持家庭的生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
不過爸爸的存在,不只是為了提供物質生活而已,孩子更需要的是爸爸的陪伴跟玩耍。
所以我們上班族爸爸們一定要努力低避免當個「提款機」,我們不能以「賺錢」成為與孩子們疏遠的合理藉口。
我們上班族爸爸們,一定要試著在忙碌的工作中,找到與家庭相處的平衡點。
每天都固定抽出一些時間陪伴著孩子(像一起吃晚餐、洗澡、講故事等),假日時更都是家庭日,
讓爸爸也成為參與其中的一份子,也讓孩子的照顧者(媽媽)可以有個休息的時刻。
我,現在很幸福,因為有了兩個小孩子的陪伴。
當然有失去一些,但是我得到更多。
你相信嗎?? 不相信的話,就當個頑皮老爸去試試看吧!!
不過~陪伴孩子,不是只是自己在那邊上網,然後放電視給孩子看就是在陪伴喔!!!
是要用心去陪孩子們玩!
切記~切記~
--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