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片 2018-3-26 下午5 26 44.jpg

 

上週到某所國中演講,原本以為是對著家長分享,到了會場,整個嚇了一大跳,因為有七十幾位的國中生也在現場,與幾位爸媽一同聆聽.我腦筋一轉,趁著親子都在的機會,讓家長們聽聽孩子的心聲,進而了解親子溝通產生阻礙的原因.

 

「請問,回到家會跟自己的爸媽分享心事、分享心情、分享很多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的,請舉手.」我看了看,大概只有1/10的同學舉手.
「所以,其他的孩子是回家後,都不太會跟爸媽聊天囉?」我再問,孩子們點頭.
「來,請你出來一下,我假裝是你爸媽,等一下問你問題,你就當作平時在家般的回答就好.」我請一位同學陪我揣摩一下.

 

「回來啦?!」我問那位同學.
「嗯.」同學回.
「怎麼樣?今天還好嗎?」我問.
「還好啊.」同學聳聳肩.
「有發生什麼事情嗎?」我問.
「沒有啊.」同學回.
「跟老師與同學有沒有怎麼樣啊?」我問.
「沒有啊.」同學回.
「今天一整天有沒有特別想跟我分享的呢?」我問.
「就那樣啊.」同學回.
「好的,謝謝這位同學,大家在家也是類似這樣回應爸媽嗎?」我問其他的同學們.
「嗯嗯嗯.」大家邊笑邊點頭,彷彿看到了自己.
「為什麼呢?為什麼不想回答爸媽呢?」我轉頭再問那位同學.
「喔,懶得回答.」該同學回.
「為什麼會懶得回答呢?爸媽會問是因為關心你耶?」我追問.
「因為..講了會被唸或被罵啊.」
「所以,你是從過往經驗當中學到的囉?」
「沒..錯..」孩子用極度誠懇的雙眼看著我.

 

幼兒園時期的「什麼都講」—>到小學階段的「篩選過才講」—>到青春期的 「乾脆什麼都不講」.這中間的轉變,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?從同學的回答中可知,是透過從小到大,親子之間平時的溝通模式,慢慢地累積而成的經驗值,才發展成如此“懶得說”模式.

 

倘若父母聽孩子說到一半時,就「打斷」他說話;
好像在說道理,其實都是在進行「說服」的舉動;
看不慣孩子行為,一直「碎念」不止;
只要孩子犯了錯,總是先「責備」再說.

 

如此一來,我們的關心都變成了銳利的劍,刺進孩子的心裡.孩子根本感受不到我們的關心,只會從刺進內心的疼痛中,得到不好的經驗值,然後,知道如何與父母『篩選』對話的內容,甚至最後『懶得說』了,根本不會有爸媽嘴上說「為你好」的感受.

 

讓我們一起,以『#傾聽』來取代打斷、以『#認同』來取代說服、以『#反問』來取代碎念、以『#討論』來取代指責.讓親子之間的話題,沒有篩選機制,進而成為無話不談的好關係.

 

實踐『溝通的本質,不在於講的人講了多少,而是在於聽的人聽進多少』的溝通真諦.

 

即使,到時候同儕的重要性大於父母,我們依然肯定是孩子願意分享內心話語的前三順位喔.

 

----

澤爸的書
→《世界愈快.對孩子說話要愈慢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

----
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

 


arrow
arrow

    mewe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