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有的孩子在學校忍耐,然後回家情緒爆發**

 

開學第二周了,花寶剛升小一,雖然接她放學的時候都是笑咪咪的,但是回到家後,卻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行為。特別是:比平常更容易因為小事而生氣,而且頻率變多。

 

花寶的行為,讓我與老婆好奇了。於是,趁著今天中午,花寶發完了一次小脾氣後,我們問她。

「女兒啊,妳有沒有發現,這幾天回到家後,妳發脾氣的次數似乎有點多耶。」我輕聲地問她。
「嗯」發完脾氣的花寶點點頭。
「妳怎麼啦?妳還好嗎?爸爸擔心妳。」
「不知道。」花寶搖了搖頭。
「今天妳的內心有不開心、悶悶的或是緊張的感覺嗎?」我用內心的感受為切入點來詢問.
「有。」花寶點了點頭。
「知道是什麼事讓妳有這些感覺嗎?」
「不知道。」
「這些感覺是發生在家裡?還是學校?」我試著用選擇題的方式引導她釐清,而不是順著大人問的是非題來陷入"是"與“不是”的框架。
「在學校。」
「是上課的時候?還是下課的時候呢?」
「是下課的時候。」
「是老師還是同學,讓妳有這些感覺呢?」
「是哥哥下課的時候都沒有來找我。」
「為什麼會想要見到哥哥呢?」我心中很好奇,怎麼會提到哥哥呢?
「因為我下課的時候,想要哥哥來陪我。」
「所以是在下課時,有了不開心的感覺,然後,希望能夠看到哥哥,會比較安心囉?」我作出確認.
「對。」花寶回。
「為什麼會有不開心的感覺?需要見到哥哥能安心呢?」
「因為我找不到人玩。OOO只跟我玩一下下就去跟別人玩了,為什麼好多人都可以很快的找到朋友,而我就不行。」花寶想到又悶了。
「是喔,下課的時候是一個人,一定很難受喔,難怪會希望哥哥陪你。爸爸問妳喔,妳在幼稚園的好朋友是誰?」我明白原來是花寶在交友上有些煩惱,於是順勢引導她去想到先前的成功經驗.
「中班是XXX,大班有三個。」
「妳那個時候是怎麼跟她們變成好朋友的啊?」
「我們有共同喜歡的東西,都喜歡偶像學園。」
「妳們當時是一開學就變成好朋友的嗎?」
「不是,是因為.....」花寶敘述著交友過程
「所以,你也是過了好幾個禮拜之後,才跟他們變成好朋友的囉!」
「對.」
「那麼,你現在才剛開學啊,交朋友是需要時間的.再試試看,問問看同學們喜歡的事物,爸爸相信妳會找到好朋友的.」

 

聽完花寶的內心感受後,我還不忘引導花寶的情緒抒發.
「爸爸很高興妳願意跟我說學校發生的事情.不過,妳在學校有了不開心的感覺,但卻回家對爸爸媽媽發洩,這樣好像不對吧.」我說.
「之後,妳在學校有任何不高興的事情,就直接跟我們抱怨.而不是回到家後常常在別的事情上生氣喔.」我繼續說.
「我知道了.」花寶說.

 

孩子經歷了長長的暑假,回到學校,再度面臨同學、老師與課業,內心或許會有一些壓抑.直率的孩子會直接表達,內斂的孩子卻有可能在當下忍耐,然後回家爆發.爸媽要做的就是『觀察』、『關心』、『詢問』與『傾聽』.讓壓抑著的情緒,能夠得到出口來宣洩,在我們身上獲得安全感,重新擁有勇氣去迎戰學校狀況與人際關係.

 

----

澤爸的書
→《世界愈快.對孩子說話要愈慢
→《陪伴你的力量
→《讓孩子在情緒裡學會愛

----

歡迎加入澤爸的Facebook粉絲團

 


arrow
arrow

    mewe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